行业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交流

回顾2020年度建筑行业10大前沿观点!

来源:来自本站      日期:2021/1/3

2020年已经落幕,过去一年是见证历史的一年,由于全球新冠疫情的发生,2020年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对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会停滞,反而会加速。


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第三届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成、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这是不平凡的一年,同时也有太多闪光的瞬间,致敬所有为此付出的无名之辈。


中国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驱使建筑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下面,希望大家认真看完这10篇广联达新建造最具价值文章,从观点到案例,回顾2020年建筑行业的点点滴滴,一定会对您2021的工作有所启发,也会对您未来10年的发展有所指引。


1

未来10年建企要活下去,必须解决3个问题!


这篇文章的话题是数据驱动企业数字化变革,“数字化”的热度在近几年不断攀升。


广联达对这一趋势的分析认为,项企一体是本阶段施工企业进行数字化进程的关键动作,并且大部分企业可能都进入到这个阶段了。


我们在与施工企业大量交流过程中,经常被问到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数字化的本质是什么?第二、数字化转型究竟在转什么?第三、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有哪些,应对方案又有哪些? 


从建筑行业来讲,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像BIM这样的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建筑物的数字化了,也可以将人机料等生产要素实现完整的数字化了,同时我们的管理过程也完全可以数字化了,统统这些都被数字化之后,会不会催生出像滴滴打车一样,出现一个滴滴打工。

2

企业推进BIM困难重重,该如何应对?


纵观全球,我们已经迈进数字时代,建筑业也在从传统的发展模式下快速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在这其中,BIM技术的有效应用无疑是推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之所以说BIM是关键技术,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BIM技术的可视化特性,可以更好的实现建筑产品和建造过程的数字化表达;二是BIM模型作为数据载体,可以使得建筑产业链条的各相关方,基于实时准确的数据流转实现高效协作。


从全球总体趋势上看,BIM应用越来越普及,应用价值也越来越被认可,尤其是建筑市场份额较大的国家和区域,更是对BIM应用尤为重视。


BIM技术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应用,已深入到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等都会深入应用BIM技术,与管理的融合应用成为BIM应用的一个趋势。

3

一级资质到破产清算:企业靠什么自救?


今年,人民法院公告网的一则消息吸引了很多建筑业同仁的注意: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4月13日,裁定受理南通一建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


这一消息着实让人感到意外,南通一建拥有建筑总承包一级资质、集房建、房地产开发、市政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施工企业,市场遍布全国各地,却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轰然倒下,不能不引人深思。


相信随着案件内容的逐步披露,将会对国内建筑市场产生剧烈冲击和影响,作为建筑业内人士也不得不思索此事件,引以为鉴、未雨绸缪。


这一事件将加速推进建筑业企业进行自我审视并进行转型升级,对外开拓新的市场和领域,对内进行管理升级,同时不断地探索建筑行业的新业务、新模式和新生态,创新发展。

4

万科抛弃房地产!建设方未来何去何从?


两年前,万科股东大会上传出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万科要“抛弃”房地产!


“十年后万科还是房地产公司的话,那真的很惨。我现在在琢磨,我们各地的公司把“地产”这几个字都拿掉。万科未来是美好生活的服务商,未来想到万科,想到的应该是美好生活,不是几栋房子”。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的一席话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未来建设方的发展。


其实,不仅仅是万科在“抛弃房地产”,绿城地产、碧桂园、恒大、融创等这些大佬,也在以夺命狂奔的速度,下死命令压缩开发周期,四天盖一层,尽快把房子卖出去。很显然,这些房地产大佬们或高调或无声的转型,已经透露出意味深长的信号。


正如前面所说,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得持续加码,地产行业利润持续收窄,房地产早已进入了微利时代。行业内外的嗅觉变得灵敏起来,房地产企业纷纷寻求新增长点。


5

新基建引发建筑企业大变革


2020年新基建屡被提及,并且成为战“疫”取胜的“新武器”。


战“疫”过程中,我们看到,“新基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个人健康码、远程医疗、在线办公、企业“码上复工”等数字工具广泛应用,从政府决策部署,到企业复工、社会运转,数字“基础设施”功能凸显。


当然,“新基建”的功能不仅如此,更重要的还是整个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是催生数字经济新产业形态的“催化剂”。


未来我国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将进一步加快,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联的产业和行业将获得重大利好。

后疫情时代建筑行业将发生什么变化?


2020年初,一只「黑天鹅」飞奔而下,不可预测、史无前例、破坏力大,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是21世纪以来最大的「黑天鹅」事件。


武汉封城、高考延期、奥运会推迟、美国连续熔断......我们一次又一次见证历史。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者昌,逆者亡。


历史的一个转折,可能就是普通大众的小半生,时代的一粒沙,放到个体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但是,危机与机遇同在。


总体来说,新冠肺炎疫情不会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造成大的影响,中国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驱使建筑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7

5G来了,建筑行业将大变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建筑业也随之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但是由于施工环境复杂、露天作业多、人员流动性大等建筑业自身特点,安全事故仍频繁发生。


5G时代的加速到来,具有关键作用的5G凭借其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等特性应用于建筑业各业务场景,必将会大大降低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5G技术将进一步推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智能化、无人化,为建筑业企业打造数字化新模式,加强产业数字化建设,助力推动建筑业的安全、创新发展。


在2019世界5G大会上,中国联通与华为、广联达联合发布《5G与数字建造白皮书》。


5G势不可挡,5G技术与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将对建筑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8

用BIM技术打开信息化大门!


河南科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近年来获得的全国QC一类、二类成果、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省级工法奖项及国家专利数量逐年递增。


2019年2月,恒大绿洲项目A10地块17号、18号、19号及地下车库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在房地产宏观调控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竞争的加剧、人们对建筑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人力成本的上升,使得建筑行业赖以发展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和粗放式管理局面成为历史。企业要想很好的生存下去,就需要通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升换取企业生存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在转型发展的大趋势下,企业要想不被阻挡在建筑市场的大门外,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掌握BIM技术则成为必须。


9

首次曝光!雄安站智慧工地解决方案!


提到雄安新区,大家都能够感受到它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雄安正在大规模建设阶段,一日千里,塔吊林立,日夜兼程!


京雄城际铁路更是雄安建设项目高质量、数字化的代表,雄安高铁站的建立可以实现雄安新区直达北京、天津、石家庄等京津冀主要城市,对提高新区对全国的辐射能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月27日10时18分,随着首趟从雄安站开往北京西站的C2702次列车从雄安站驶出,奔向北京西站,标志着京雄城际铁路实现全线贯通,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


在雄安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站房一标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广联达秉承助力雄安高质量发展的初心,全面提供BIM、云、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工地平台等技术支持,联合联通5G技术的应用。


真正从项目人员管理、进度、质量、安全以及技术等方面,改善了传统的施工方式与管理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5G智慧工地的建设。



10

冰冷的工地,揭秘农民工生存现状


距离春节也越来越近。


春节,本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对于农民工群体来说,可能要经历漫长的讨薪路。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每年都会上演,似乎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需要全社会全行业的共同关注,也许我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愿我们的发声能为他们带来希望。


我们感叹城市的繁华时,别忘了农民工默默的付出;


我们感受高新技术带给我们的变化时,别忘了他们一砖一瓦的艰辛;


我们感恩新时代的大发展时,别忘了他们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风吹日晒,挥汗如雨,寒风凛冽,瑟瑟发抖,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你没苦过,也许真的不会懂!



2020年,不平凡而伟大的一年,我们哭过、笑过、拼过......体会过停工的无奈,看到过复工的希望。


2020已经结束,2021也将起航,美好的祝福送给每一个建筑人。


谢谢自己这一年来的奋斗、坚韧和永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