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交流
来源:来自本站 日期:2021/4/6
2021年以来,预制建筑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2020年中国预制建筑发展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新建预制建筑6.3亿平方米,比2019年增长50%,约占新建建筑面积的20.5%。
在碳峰值和碳中性的背景下,以钢结构为主要形式的预制建筑行业正以“快速”发展的姿态进一步优化升级建筑产业结构。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创新型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模式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现浇混凝土建筑模型得益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但是,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劳动力成本的快速增加,劳动力成本的快速攀升,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将难以为继。
人口红利的弱化和消失将加速传统建筑业向建筑工业化的升级。建筑工业化、高度机械化的生产加工、协调的运输和施工将大大降低人工成本,相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现浇建筑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依靠科技创新增强实力的预制建筑企业,将会有更大的竞争和发展优势。
预制建筑行业格局已经形成钢结构或将成为整个行业的主流
目前,我国已形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占比最大,钢结构次之的格局。在碳峰值和碳中性的背景下,钢结构有望继续成长或成为整个行业的主流。
从成熟发达国家的产业路径来看,预制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种预制施工模式。从国家政策来看,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由于我国钢铁混凝土行业基础好,产能大,布局广,技术成熟,可以为装配式建筑的快速普及提供足够的原材料。但从长远发展来看,钢结构的巨大潜力有望超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成为行业新的主流。
具有整合整个产业链能力的装配式建筑企业将率先行动
未来,预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是整合预制建筑整个产业链的能力,涵盖设计开发、供应链管理和施工管理三大领域,并与技术平台串联。产品化、系统化的项目管理模式将取代建筑行业传统的单一项目导向管理模式。
技术的平台化和系统化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借助高新技术,大力发展设计、施工领域的软硬件,提高设计、供应链、装配施工效率,进一步加强三个领域的整合,实现设计、供应、加工、装配一体化。
创新设计模式--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平衡。标准化的装配式构件就像是完成个性化设计方案的积木。
强大的全球供应链-节省材料成本。整合所有工程项目所需的材料清单,小订单结合大订单,降低与众多材料供应商的沟通成本。
专业高效的组装施工——快速高质量的完成项目。提前优化施工组装计划,根据施工现场制定的计划,准确有序地完成组装任务。
集中精力,小企业就会被淘汰
在经历了10年的城市房地产黄金期后,建筑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2020年以来,国家对建筑业转型的驱动力明显增强。结合市场需求,2021年组装式快速发展已成定局。而且随着行业细分的进一步加强,未来3-5年行业将面临深度洗牌,经不起市场考验的中小企业将被淘汰,行业将集中在头上。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为发展装配式建筑行业而探索,始终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业化能力为目标和方向。在行业深度洗牌的今天,只有认清现状,强化初始方向,扎实推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才能稳住步伐,在时代中变得更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