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来源:来自本站 日期:2021/9/11
过去几年,“碳中和”和“绿色建筑”还是鲜有人知的词汇。到了2021年,忽然成为热议的焦点话题。
“碳中和”从何而来?中国是《巴黎协定》的成员国,《巴黎协定》曾提出要实现2°C的温升控制目标,成员国需要在2065-2070年期间实现碳中和。中国作为成员国之一,提出在2060年左右完成该目标。
“碳中和”目标下
绿色建筑之思
据统计,建筑业占全球能源和过程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的近40%,中国建筑行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9)》,中国建筑行业的碳排放将继续增加,达到峰值时间预计为2039年前后——也就是说,在全国碳排放总量达峰之后,建筑行业的碳排放仍将继续增长9年。
因此,中国能否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建筑业的表现。
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要求下,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业“双碳”目标达成的最优路径之一,被再次被推上热搜。
伴随装配式建筑的爆发式增长,不仅房地产商加大布局,而且建陶行业同样有“先行者”。
绿色建筑,不再是披着
“绿色外衣”的建筑
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随后在绿色政策的不断出台、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不断深入,但结果并不如意。
正如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唐芬所言,早些年绿色建筑更多是在概念、定义上做文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绿色建筑在中国更像是披着一件“绿色外衣”的建筑。
那么真正的绿色建筑又是怎样的?
绿色建筑要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一直以来,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近几年,在国家/地方政策法规要求下,绿色建筑更是迎来新的发展风口。
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发布的《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提出,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各地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比如,《重庆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将力争到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不低于20%。
现在,又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要求下,绿色建筑再次被推动风口浪尖上。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绿色建筑不能、也不会再是披着一件“绿色外衣”的建筑。
布局“装配式”
房企在行动
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建筑业模式积累的问题与矛盾日益突出:1.资源浪费,如支模架、模板材料投入量大且周转利用率低;2.环保问题,现场产生大量扬尘、噪音、污水、建筑残余垃圾;3.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时有发生;4.员工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高;5.施工机械化程度低,相对工效不高。
实际上,部分房地产企业已经开辟绿色发展路径,开始大范围布局装配式建筑:
碧桂园在珠海打造的金湾平沙项目,是珠海市第一个在土地划拨出让中即明确要求采用装配式技术的建筑项目。该项目采用了预制凸窗、预制叠合楼板、预制阳台、预制内墙板、预制楼梯等,建筑单体预制率约20%,装配率达40%,在珠三角地区位居前列。
万科是房地产商中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排头兵,早于2003年开始发展装配式建筑,成立了万科工厂化中心,致力于预制装配式体系的研究。从2007年开始,逐步在全国推广装配式建筑,确立万科装配式体系。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据住建部消息显示,2020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共计6.3亿平方米,同比2019年增长50%,占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5%。
国家政策的强导向
装配式内装“蓝海初现”
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很大程度上因工业化建筑是一个从内到外的绿色建筑,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1. 建筑工业化生产,高度集约,材料的浪费和损耗降到了最低;
2. 大量减少施工现场扬尘、建筑垃圾、用水量、现场模板的使用,对林木资源的保护效益高;与很多传统施工现场大量废料产生,形成鲜明对比;
3. 建筑的保温性能,气密性好,后期能耗会大幅的降低;
4. 建筑业民工比重连续六年走低,人均成本持续上升,兼具绿色、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装配式建筑,为下一代从业者提供他们愿意工作的环境。
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力度越来越大;在消费迭代升级的浪潮下,装配式内装将会被逐步普及。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2020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高达91.7%,引领全装配式建筑发展。
在上海市2021年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上,在“加强重点领域节能”方面,提出“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逐步实施绿色建筑专项验收;推进建筑限额设计;推进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建设,鼓励近零能耗建筑发展。”
并且把“加快建造施工方式绿色变革,推广节能绿色建材、装配式和钢结构建筑,建筑业增加值能耗进一步下降”作为2021年节能减排降碳重点工作任务。
在郑州,2021年已发文明确,自2021年起,郑州市中心城区建成区三环线以内区域,新建项目(不含已立项的政府投资项目)均要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设。过去的6月底,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了《居住建筑装配式内装工程技术标准》为省内工程建设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