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培训课程
来源:来自本站 日期:2024/7/31
应急救援员
全国全面要求增强应急相应和提升救援能力
证书介绍
应急救援员是指从事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受灾人员和公私财产救助,组织自救、互救及救援善后工作的人员。应急救援员:即当发生危害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时,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前,承担先期处置,组织和帮助遇险或受灾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活动的人员。
2019年1月1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应急管理部办公厅颁布了《应急救援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应急救援员”(职业编码:3-02-03-08)取代“紧急救助员”正式成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之一。
应急救援员国家职业资格经人力资格和社会保障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制定的国家职业资格,并被列为准入类职业资格管理。是现今唯一面向社会的开展应急救援技能培训的国家职业资格。
按照《应急救援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应急救援员”由低到高共分为五个等级。其中,五级(初级)为应急救援通用技能鉴定,四级至二级区分陆地搜索与救援、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矿山(隧道)救援、水域搜索与救援四个专业方向技能鉴定,一级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员能力鉴定,高级别涵盖低级别要求。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提高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推动中国应急救援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为应急救援员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应急管理部共同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应急救援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修订版)》
应急救援证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应急管理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盖章颁发资格证书(五级为初级工、四级为中级、三级为高级、二级为师级),官方网站编号查询。应急救援员职业编号 3-02-03-08
“应急救援员”应急救助适用于各行各业,旨在加强公共安全及风险意识,并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对事故控制、人员抢救、财产保护等有着强力的推动作用。在求职时,企业都要求必须具备该证书。
证书价值2:紧缺职业,需求量大
“应急救援员”作为国家职业体系认证序列的新兴职业,为适应紧急救援形势发展应运而生。《国家防灾减灾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指出“2020年每百万人口中拥有的专业抢险救援(灾)工作人员数量达到1000人左右”,按此目标,2020年我国应急救援员达到140万人。目前相关人才紧缺,缺口较大。
证书价值3:含金量高,国家认可
应急救援证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应急管理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盖章颁发资格证书,含金量极高。
证书申报条件及面向人群
报考条件:
18周岁-55周岁以上,身体健康,高中以上学历。
培训人群:
01 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行政机关救灾系统工作人员;
02 消防、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安保人员及各企业义务消防援队成员;
03 社团组织、公益救援组织、公益志愿者、义工联志愿者;
04 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教师与安全管理人员;
05 户外拓展师、户外领队,户外爱好者、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旅行社管理人员;
06 从事群众性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赛事、会议会展等应急保障人员:
07 公共场所、银行、商场、医院、机场、地铁等乘务或服务人员,公交车驾驶员等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