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来源: 日期:2017-04-06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刘敏做客“财富大讲坛”,畅谈心理学在企业中的应用。刘博士认为:“心理学特别是应用心理学在企业的运用面非常广,企业掌握了心理学的工具,更加可以改变自我,改变他人,改变职业命运。”刘博士重点以“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来讲述如何准确定位客户类型,创造出让客户从对抗到配合的心动时刻,成功把客户追到手。】
“知”—正确定位客户社会角色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刘敏提出洞察客户是第一步。系统洞察客户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基于客户细分建立差异化的客户应对策略体系是提升专业性的关键,建立课程体系提升团队的能力,方可提升客户体验。
刘敏强调,员工在开展工作之前,要对包括社会角色、行为原因在内的客户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形成对客户可能的心理动机和行为模式的深入洞察,建立对沟通对象的初步认知,开发工作预案。
在这一步骤中,刘敏提出了客户角色要根据资源占用和社会认同度分析,不同社会角色群体存在明显差异和可识别性。至于具体的方法,她介绍了几种心理学的工具及应用,包括资料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性格测评等。深度访谈中,刘敏强调了四点非常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访谈不是讲课,一定要以提问为主,倾听对方的答案为主,不要滔滔不绝,自己讲的比客户讲的还要多;访谈不是简单的问题平铺直叙,而是抓住客户的观点,深究其原因;访谈也不是只听不讲,适时表达共同的观点,是对被访者的鼓励;访谈不需要说服对方,而是需要澄清对方的观点。
其次,刘敏重点讲述了DISC性格测评,DISC性格测评采用非常典型的四个人格特质因子,即Dominance—支配,Influence—影响,Steady—稳健,以及Compliance—服从。DISC,是这四个英文单词的首个字母,是常用的心理学测评工具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世界500强企业的人才招聘,历史悠久、专业性强、权威性高。通过这几种方法,企业为客户画像,明确客户的社会角色,方可找到客户的行为原因,预测客户的应对风格。
“情”—套近乎适时创造“心动时刻”
当下市场竞争激烈是事实,在一个行业会有很多企业争抢客户,如何让客户选择自己,进而保持长期合作,这是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问题。抛砖引玉,刘敏先介绍了一个“客户导向”型企业的经典营销案例—北欧航空公司如何制造关键时刻。
鲁迪·彼得斯是一位美国商人,下榻在斯德哥尔摩的格兰德饭店。一天,他和同事约好一同前往城北的阿尔兰达机场,搭乘北欧航空公司的班机赶往哥本哈根。当日这一航线的航班只有一趟,而此次出行非常重要。当他抵达机场时,突然发现机票落在了饭店里。谁都知道,没有机票休想上飞机。彼得斯心想自己只能错过这班飞机了,更重要的是他还要错过哥本哈根的商务会谈。可是,当他把情形告诉给票务人员时,却得到了令人惊喜的答复。
“不用担心,彼得斯先生。”票务人员面带微笑地对他说,“这是您的登机牌,里面有一张临时机票,请您把格兰德饭店的房间号及哥本哈根的通信地址告诉我,其余的事情都交给我来办。”
彼得斯和同事坐在大厅候机,票务人员则拨通了饭店的电话。饭店侍者查看了房间,正如彼得斯所说,机票就放在写字台上。票务人员立刻派人赶往饭店取回机票。由于行动迅速,机票在飞机起飞前送到了。当空服人员走近彼得斯的座位,对他说“彼得斯先生,这是您的机票”时,我们不难想象,他脸上的表情有多么惊讶!
2005年,北欧航空公司总共运载1000万名乘客,平均每人接触5名员工,每次15秒钟。也就是说,这1000万名乘客每人每年都对北欧航空公司“产生”5次印象,每次15秒钟,全年总计5000万次。这5000万次“关键时刻”便决定了公司未来的成败。因此,北欧航空公司前CEO卡尔松认为,必须利用这5000万次的关键时刻来向乘客证明,搭乘我们的班机是最明智的选择。“北欧航空就是以客户为导向,成功创造了一个关键时刻。”受到“关键时刻”的启发,刘敏提出了“心动时刻”的概念,强调建立和谐友好的沟通关系是开展工作的基础。
刘敏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讲述了她作为客户时如何产生“心动时刻”。“当时我是作为招商银行的目标客户,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一张卡,之前我对招商银行没有太多的印象,我出差时朋友向我介绍招商银行的便利性,可以用它便捷地支付机票,我当时对它就有了好印象,这就是客户体验的口碑传播。但是我还是没有时间去开卡,每次寄来就放到旁边,我中间试过电话开过一次,只要输错了一次身份证号码就要重来,所以忙的时候输错了就把卡放在旁边了。直到有一天,我一打开信封发现还是招商银行,但是已经不是一张简单的卡了,是凤凰知音和招商银行的联名卡,很适合我经常坐飞机出行的要求,卡上还有我的凤凰知音的会员号,这微小而体贴的变化马上让我有了开卡的冲动。这就是很简单的一个心动时刻。”
刘敏指出,企业员工需要尽快与客户建立亲和关系、信任关系,建立双方有效沟通的基础,准确陈述事实,倾听客户的陈述并对客户的情绪和态度表达同理心,进行适当的反馈。或许很多时候,客户的“心动时刻”不容易满足,企业要清楚达成互动交流的愉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但“企业一定要保持一如既往的职业化和专业度,可以和客户先从朋友做起,长久坚持下去客户,总会发现你的独特之处,做到最后,你不是在做方案,你是在做人。”
“意”—找准痛点巧妙实现意愿转化
在刘敏看来,很多客户的意愿转化来自于一种压力,企业要发掘客户的底层动机,激发客户内部行为动力,促成客户意愿转化。
对此,刘敏应用了马斯洛需求理论,基于对不同社会角色心理动机的认知,明确其核心诉求(痛点)。如社会上层人士最看重的是“声誉”,中上层则看重“前途”和“声誉”,中层人士视“归属”和“安全”最为重要,而社会中下层的人则把“生存”看做第一要务。根据不同的社会层级的人,员工需要针对不同的痛点进行施压。
同时,刘敏认为“差序格局”理论是研究客户社会关系渠道,转变客户意愿的基础。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社会具有明显的“差序格局”特征。“差序格局”具有两个维度:“差”象征着以己为中心自亲而疏的关系网络,“序”则是这种亲疏关系的确立所隐含的等级意味及其秩序体现。在不同关系层面,适用不同的交换法则、不同的行为法则,并产生不同的信任关系。
家庭关系以血缘为纽带,是最牢固的连带关系,同学、同事、同乡等“九同”关系构成熟人连带关系,是建立人际信任的基础。
“行”—“临门一脚”要落实合作
完成上述三个步骤后,临门一脚便是通过监督和激励手段,促成沟通对象实际行为的发生,拍板达成合作。这必须是主观意愿驱动下的自觉行动,以达成特定目标。
【在这个客户导向的时代,如何将客户从对抗转变为配合,实现客户的意愿转化,洞察客户心理,提升客户体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地位,进而占据市场主动权,成为了很多企业家以及前线销售人员需要攻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