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智能建造实验室丨业内新闻盘点(5.3-5.9)

来源:      日期:2021-05-12

01

上海全面构建数字交通“新场景” 市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明确60项任务


近日,上海首个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上海市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2021—2023年)》发布,列出60项数字化转型任务,将全面构建数字交通“新场景”。

一方面,推进一站式出行模式。探索政企联合推进机制,实现实时、全景、全链交通出行信息数据共享互通,融合地图服务、公交到站、智慧停车、申程出行、共享单车、联联充电等既有出行服务系统,推进出行即服务系统建设。另一方面,丰富个体出行场景。深入推进“便捷停车”“一键叫车”等一批生活数字化示范场景。



“上海停车”App将深化建设“查询一张图、支付一平台、共享一键达、预约一入口”四大服务场景,实现一图查询全市各类停车设施分布信息。市交通委表示,将大力发展交通服务新模式、新方式,实现从“走得了”到“走得好”,打造有温度的交通生活服务生态。

(信息来源:上海市政府新闻办)

0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确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的通知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办城函〔2020〕594号)有关工作安排,在各城市申报和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基础上,经组织专家评审和实地调研,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等6个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

(信息来源:国家住建部)

03

福州初步建成智慧交通等5个项目的“新城建”



福州是全国七个“新城建”试点城市之一。目前,试点任务中的智慧交通等5个项目已初步建成。

福州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展“8+3”试点任务,即8个基础平台与应用场景建设以及滨海新城区域化试点示范建设、三江口新城重点应用示范建设、鼓楼老城区综合应用示范建设。目前,8个基础平台与应用场景建设中的5个项目已初步建成,1个项目启动建设,1个项目通过可研评审。

“新城建”会给福州带来怎样的变化?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8+3”试点任务旨在促进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智慧化升级,助力福州打造“数字应用第一城”。我们可以通过对其中4个平台建设的了解,看见福州的“智慧未来”

(信息来源:福州新闻网)

04

河北省开展以BIM技术为基础的建筑企业数字化中心预选工作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市预选不少于3家以BIM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中心(定州、辛集市和雄安新区不少于1家),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认定后将对外公布。

BIM技术可有效聚合企业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运营数据,提高企业对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分析与利用水平。建设以BIM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中心,可为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智慧管理、企业数据计算分析等作好有力支撑,助力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根据要求,预选的数字化中心在人员上不少于8人,且结构、机电、装饰等专业建模人员齐全,具有BIM等级证书的人数一般不少于4人;高性能计算机一般不少于8台、笔记本电脑2台,具有Revit、Navisworks、CAD等正版软件。近一年指导应用BIM技术的工程项目数不少于2项(结构、机电均采用BIM建模),有明晰的组织架构、完整的规章制度,对本企业的BIM技术应用、创新具有引领作用。

(信息来源:住建部官网)

05

上海市第三届BIM技术应用创新大赛获奖名单披露



为了更好地展现各企业BIM技术应用的成果、弘扬BIM技术创新精神、总结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BIM技术应用创新成果、进一步提升全市BIM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能力,2020年10月,上海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推广中心举办了上海市第三届BIM技术应用创新大赛,共收到各类报名共计184项。

经上海BIM推广中心形式审查,并组织专家评审,最终,项目案例奖83项、特别创意奖10项、优秀个人奖15项、优秀团队奖20项。现予以公示,公示期7天。

(信息来源: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

06

河北省发布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


《指南》适用于河北省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工程建筑全生命期中应用BIM技术的工程项目,其他领域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指南》明确,BIM应用模式是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全生命期或某一阶段的BIM技术应用,可分为全生命期应用、阶段性应用、专项应用。

《指南》还分章节明确了岩土工程勘察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实施阶段、运维阶段、工程量计算、协同管理平台等阶段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内容,助力项目全过程的科学决策和实施

(信息来源:鄂尔多斯市政府网)

07

国内首套无砟轨道智能铺轨机组在张吉怀高铁建设中成功运用


5月8日,在湖南省张吉怀铁路施工现场,由中铁四局主持研发的WPZ-500型无砟轨道智能铺轨机组,顺利将一对500m长钢轨铺设到位,这标志着国内首套无砟轨道智能铺轨机组成功落地。

近年来,中国中铁大力发展智能建造,全面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工程,加快培育数智建造产业新生态,助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中铁四局落实中国中铁以数智建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的战略部署,抢抓机遇、提质转型,依托张吉怀高铁建设及“翟长青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研发团队,开展无砟轨道智能铺轨设备技术研究,努力成为推动铁路建设行业乃至全国建筑业建造技术智能化升级的排头兵。

(信息来源:中国建材报)

08

第一届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创新大会召开,工程院院士肖绪文就未来建筑业发展发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行业创新发展,促进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由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主办的“第一届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创新大会”(以下简称会议)于5月7日在北京隆重举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绿色与智能分会会长肖绪文在会议发言中表示:面对国家“3060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的新要求,建筑行业必然迎来发展理念和发展态势的巨大变革,绿色建造的内涵和外延也必然发生巨大变化。中建协绿色建造和智能建筑分会所包含的“绿色”与“智能”两个热词恰与国家总体要求契合,我们应当在建筑行业加速发展中有更大作为。同时表示,未来绿色与智能分会的重点工作将放在紧扣“绿色化”和“智能化”两个关键词上开展,抓住重点,加速推进建筑行业绿色化与智能化创新,找准定位,始终把服务行业内的企业发展放在首位,最后,还是要夯实基础,加强分会自身建设。

(信息来源:人民网)

09

广东首台商业化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签约建造


5月8日,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携手阳江市恒邦渔业有限公司签订1艘80米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建造合同,并同时签订了1艘120米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和2艘养殖作业辅助船合作意向书。

据了解,该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长80米、宽30米、高18米、养殖水体约3万立方米,入级中国船级社,采用钢质半潜结构,日常由光伏提供清洁能源,四角锚泊定位,具有良好的抗风浪能力,适用水深在20~100米海域的水产养殖,建成后将是广东省首个大型半潜式养殖旅游综合平台。

本次商业订单的签约建造,标志着广州能源所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技术产业化迈出了关键一步。广州能源所已完成长40米、60米、80米、100米、120米等多个型号、多种配置的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化养殖平台设计,并在不断研发更大型号的养殖平台,努力为海水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助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中新网广东)

10

国美跨界推出战略BIM智能装修平台



近日,“BIM智能装修平台——国美×打扮家·家居家装战略暨APP上线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打扮家BIM智能装修平台,为设计师、材料商和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按照新的方式来协作完成业主的装修工作。同时,打扮家在未来两年内,将在全国多个城市开设智慧卖场,和国美“家·生活”展厅相映成辉。借由打扮家,国美产业链将由家电向“家电+家装”发展,综合业务进一步拓展,“家·生活”的业务也将更紧密,产生商业闭环。

(信息来源:财讯网)

END

1、以上文中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版权归原出处所有。

2、以上文中新闻类图片来源于网络,其它归智能建造实验室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