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装配人,你认为的装配式建筑可能已经不再被评价为装配式

来源:      日期:2019/6/12

装配人,你认为的装配式建筑可能已经不再被评价为装配式建筑

2019325日,浙江省住建厅发布了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具体祥文见文章附件),与国标《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相比,发现:你认为的装配式建筑可能已经不再是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评价包括装配式建筑确定和装配式建筑等级划分。------------装配式建筑确定   装配式建筑评价。

也就是说评价时应先对评价单元进行装配式建筑确定,再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划分。那《国标》对装配式建筑的要求是怎样的呢?且看:


  • 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

  • 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

  • 采用全装修;

  • 装配率不低于50%

  • 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


除了以上5点之外,《国标》提到了装配式建筑宜采用装配化装修(见《国标》3.0.4),但没有进行强制性要求。

相比与《国标》,《浙标》对装配式建筑的要求又是如何的呢?且看条文5.0.2


  • 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

  • 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

  • 实施全装修;

  •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 体现标准化设计;

  • 公共建筑的装配率不低于60%居住建筑的装配率不低于50%

    由此可以看出,《浙标》的要求显然更高:

    一、BIM技术成为装配式建筑的标配


BIM作为建筑业信息化很重要的一个源头,其在设计、生产、运输、装配以及管理等各环节皆具有无限的潜力,尤其是其与装配式建筑的结合更是天生一对,同时,建筑业的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也很大程度要依靠BIM了。这里的BIM要求,具体而言主要是设计阶段建立设计BIM模型、深化阶段制作BIM模型以及施工阶段制作施工BIM模型,并能实现一个模型下的信息传递。其实,我们装配人谁不想用BIM呢?奈何连一个好用的BIM工具都没有。


二、不是预制了就行,还要体现标准化设计的思想。

体现标准化设计是指装配式建筑应采用模块及模块组合的设计方法,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住宅建筑的楼梯、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等模块应采用组合设计。装配式建筑外墙、阳台版、空调板、外窗、遮阳设施及装饰等部品部件宜进行标准化设计。


三、公共建筑的装配率非《国标》的50%,而是更高的60%


总结

因此不难理解,完整的装配式建筑的定义除了建筑本身的装配属性之外,还需要融入标注化设计的思想、应用先进的BIM技术,其实根本还是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发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状态。